吴颜青 "NgPa"'.m
近年来,郑煤集团大平煤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建立煤矿安全长效机制和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有效途径,确立了“安全第一、防突先行”的安全核心理念,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瓦斯治理新途径,全力打造全国防突矿井。 QS4A
^j{O
一、突出重点工作 强化安全管理 e_JgFUE
1、本着事事有人干,本着事事有人管,管理有标准,责任明确,奖罚分明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大平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从井下到地面,从系统工作到办公会议,从工作面的安装、交接、回收到生产过程,从安全隐患整改处理到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等方方面面,建章立制,理顺关系,明确责任,使每个人自觉按标准、制度搞好各自的安全工作。 T5A7K% u+
2、全矿中层以上干部及业务部门技术人员按责任大小,交纳风险抵押金,与矿访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各区队由个人与班组、班组与队签订“四无联保”责任书。通过建立安全体系,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明确到人,落到实处,做到齐抓共管保安全。 ^|C;Ty&xH
3、出台了《领导干部下井有关管理规定》,对矿、科队干部下井次数作硬性规定和量化考核,促进了干部安全工作作风转变,做到深入现场,靠前指挥。坚持矿领导现场办公制度,及时平衡解决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重要问题,稳定安全生产形势。 -84;Uz)2l
4、在不折不扣执行周四安全大检查,安监员现场巡回检查,系统自查,救护队预防检查和安监,业务部门联合夜查等制度的基础上,推行三级干部走动式巡回管理制度。要求各级干部在井下检查时,必须按照规定检查和填写信息报表,由安监科对检查的情况跟踪反馈,进一步提高隐患问题的整改和处理效果。 P"(B<[[
5、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和生产安全预测预报机制。依据生产动态,每月末组织业务部门研究次月安全管理的重点,预测需要重点监控的隐患,提出防范措施。通过超前预测、辩识、分析评价、实施超前防范,重点监控,有效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VI)8aly\
二、以质量标准化为重点 着力改善生产环境 'B3e*L1A
按照国家颁布的行业标准,大平矿以“五优”矿井创建为载体,在全矿深入开展了“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质量标准化创建活动。 Kgu o*Y
1、积极推行班组安全网络建设,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大平矿按照管理优化原则,把现有的生产班组按照6-8人划分1个安全网络单元,开展班组安全网络活动。按照采掘一线、井下辅助、地面区队的安全程度设立了不同额度的安全补贴。通过开展班组安全网络活动,有效的提升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了职工的自保、互保和联保的自觉性,使小组成员不但是战斗员,也是安监员,既相互帮助,又相互监督,形成了一个荣辱与共的大家庭。 :^0"fC_Vu
2、大力推行“手指口述”、岗位“情景描述”法。对井下巷道面平整,硐室整洁美观程度、轨道、电缆、管线平直敷设,生产材料线性整齐摆放,安全设施标志的彩漆喷刷等,逐点逐线逐环节,以毫米为考核单位,作出明确的量化规定,严格考核全面提高工程,设备质量和矿井文明生产动态达标水平。 X;m{NF
3、狠抓文明卫生管理。为增强全体干部职工对“五优”矿井的参与意识,将井下所有整修过的大巷、硐室、车场、石门分片包到机关科室和地面单位,每周二由物业公司进行卫生大检查,对矿井卫生情况进行考评和调度会通报制度。 Z$t3
M
4、以创建“精品工程”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及时把精品工程的范围由井口扩大到南北大巷、车场、轨道下山、采掘工作等,使标准化工作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全方位推进。2008年,大平矿共有20项工程被集团公司评为“精品工程”、“靓点工程”。 5JF
PI
三、依靠科技创新助推企业发展 RW=c3,%
近年来,大平煤矿始终坚持“科技兴矿”的战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2005年,全矿共引进各类大中专院校毕业生65人,有200多生产骨干参加了河南理工大学的成人教育。 vZDsg,H
1、完善高效灵活的科技创新机制。建立健全了《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科技进步奖励办法》、《科技创新资金管理办法》等科技管理制度,实行了工人技师评聘和工程技术人员竞聘上岗的制度。 ;+'_{vHW
2、在职工中广泛开展“学技术、钻业务、比贡献”、“岗位练兵”和评聘“技术状元”等活动,每季度召开一次科技总结表彰会,每年召开一次科技总结评先大会。在2007年科技评先大会上,对科研项目、技术推广、技术革新、优秀论文的奖励金额高达20余万元。 =F8HaL!z
四、建设具有特色企业文化的和谐矿区 6u~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