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泡在图纸里的技术员 89 B0iV4Q
通讯员高爱梅 安子康 Ljta[[
fb%m\9s
11 月9 日,淄博工务段淄博客专线路车间技术员马志在分析轨检车图纸时, 发现图纸显示胶济客专下行线K260+858处I级振幅,发生振幅的原因是三角坑的问题值为5.61 毫米。在淄博工务段的考核办法中,这个数值在容许偏差范围内,不考核、不扣钱。然而马志认为5.61毫米虽在容许偏差范围内,却是较大值,随着列车运行,数值可能会增长进而影响线路的平顺性,并影响旅客乘坐列车的舒适度。马志决心解决这一问题,他拿来最近一个月的轨检车图纸进行分析,找出造成5.61毫米偏差的原因,提出维修计划,制定派工单,组织职工进行整治。仅用一个天窗修,他们就将偏差值降低到容许范围的最小值——1毫米。 UqS??>
dF,O
作为车间技术员,马志每天用大量的时间分析轨道车图纸,在海量的波形图中寻找设备病害存在的原因以及可能引发的各种预警值,掌握设备状态变化规律,之后再通过现场复核与工作量调查,合理安排整修计划,使车间实现精准、精细作业,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了线路平顺度,实现设备质量的良性循环。 OM@[|]
JaI7:xJ}p
胶济客专线作为全路第一条既有线改造的有砟客运专线,线路动态变化大与客专线对精度要求高的矛盾突出,夜间天窗作业时间较短,对线路、道岔、长波不平顺等复合性病害的精准作业要求高。为让现场作业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实现最大的价值,马志每天分析图纸的时间比现场作业的时间要多一倍以上。用同事的话说, “他几乎是泡在了轨道车图纸里面。” pTUE\Vy0
")VK j
今年9月,动检车检测道岔几何尺寸时,频频发生“小轨距”问题。 “小轨距”问题是由多个道岔转折部位几何尺寸不达标造成的。马志分析轨检车图纸,进行作业现场调查后发现:T型螺栓内部尼龙套损坏引起螺栓松动,造成几何尺寸不达标。如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重新更换T 型螺栓内的尼龙套,增加轨道框架阻力。失效的T型螺栓尼龙套有200多个,而每组作业人员每晚天窗时间只能更换2 至3 个螺栓尼龙套,更换完200 多个尼龙套需要两个多月。这么长时间才能解决问题,势必影响旅客乘车的舒适度。 ~L#!i29
=H)'x y
为尽快解决问题,马志开始跟班盯控更换螺栓尼龙套的每一个环节和顺序,并根据作业人员的年龄、体质、技术情况进行重新组合和作业流程优化,同时指导职工的作业流程。在马志的努力下,职工更换尼龙套的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经过一个多月努力,200 多个尼龙套全部更换全毕, “小轨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同一地点再没发生同类问题,轨检车也未检测到这类问题。 nxG%43['=
=o|9of
客专车间的作业时间都在晚上,紧张的天窗时间与夜间作业影响了新职人员学习业务技能。作为车间技术员,马志承接起指导新职工学技练功的任务。他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带着4 名新职工到职工培训基地,示范道岔的17处检查位置以及检查流程,还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在马志的帮助下,4 名新职工全部一次性通过了中级工岗位考试,打破了客专车间新职工难以一次性通过定职考试的“魔咒”。 P/.#[;
u1!&pi
随着春运的临近,马志肩上的担子仿佛更重了一些,这个高挑的小伙子却依然挺直腰板,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积极应对各项生产任务和生产难题,努力提高线路设备质量,努力提高旅客乘车的舒适性。 ^~
v6d2
mh$ubB X
来源:2016年12月23日《济南铁道报》 kR2Y_${a
|
一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