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中原区一块经济适用房用地建起别墅,媒体记者前往采访,竟被当地官员质问“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舆论一时哗然。日前新华社记者深入事件现场,发现即使在郑州市已经成立调查组对上述事件展开调查期间,涉嫌违规建设的问题别墅仍未完全停工。 B
0:uc sR;z4&T
:v<eQ3A \eEU_6|UU&
豪华别墅顶层带花园露台 ?y-OpP/%c T%}48Xj
_@ZpL2^ Qh*g7F\Y
6月22日下午,中原区须水镇西岗村。在一处名为“西湖秋韵”的经济适用房小区,数栋红棕色的建筑格外醒目。这些建筑以3层到4层为主,除少数几栋搭有脚手架外,多数已基本完工。 l~FgLE, }iK1zB
kW{j<@ w ..0xtQ
记者走进一栋类似连体别墅的3层建筑,发现里面不但宽敞明亮,而且设计上也尽显豪华:最下面一层是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地下室,1层到3层分布有客厅、厨房、餐厅、卧室和卫生间,顶层带花园露台。其中卫生间有4个,最大的面积约为6平方米。粗略计算一下,整套房间面积已超过300平方米。在另一栋建筑内,记者发现整套房间面积在200平方米左右。此外,每户在一楼都配有车库。 z8o;Pa5 L! L\nXsc>~
V{.5y7L' )1LB~Pk~"
现场统计显示,类似连体别墅的建筑有9栋,而“楼中楼”造型的建筑有3栋,此外还有4栋户型面积在95平方米和120平方米左右的建筑。 E/2v|u= '#OU#;[
{Sxh[Z< I
}w2<
据了解,目前郑州市经济适用房面积执行标准为不超过90平方米。以此对照,上述建筑均已超标。除此之外,“西湖秋韵”小区其余26栋建筑的户型面积基本符合经济适用房标准。 I! m?sA@ RA3Tx\N`=
3 ^>rYhL: >U_9gso
与经济适用房毗邻的复式结构住宅楼,每套房面积接近200平方米。新华社发 7@$&EwK">Z ~:_'rl@}
| | 帖子附图: | |
|
一共有 15 条评论
人们之所以谴责,是因为副局长开出的“选择题”,公然将党和人民对立起来,全然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忘记了“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人们之所以谴责,更因为“替谁说话”的逻辑背后,是个别党员干部将“维护党的形象”与“维护群众利益”对立起来,拿“党的利益”做护身符,对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维护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
一个有着30多年党龄的党员干部,为什么如此缺乏起码的党性修养?一个在本单位主管信访工作的副局级干部,为什么视群众为对立面、视舆论监督为“多管闲事”,还如此振振有词?
“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致丧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反复强调,作为执政党,我们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赖以生存的根本,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脱离群众、甚至将群众视为对立面,不仅是感情问题、认识问题,更是政治立场问题、政治本色问题。如果任这种倾向滋生蔓延,如何能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替谁说话”的诘问,只能说明提问者对于“为谁执政”毫无概念。
在现实生活中,少数党员干部错误地认为,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上级封的、领导给的,跟群众毫无关系。他们对上级阿谀奉承,拉关系、找靠山,跑官要官,对群众飞扬跋扈,无所顾忌。他们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私欲膨胀,任人唯亲,听不得不同意见。在他们眼里,所谓“执政为民”,只是维护自己手中权力、地位和利益的幌子,一旦遇到考验便露了原形。
正因如此,才会有个别高官对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反唇相讥:“老百姓为什么不公布财产?”才会有海事局党组书记大骂群众“算个屁”,“你知道我是谁吗?敢跟我斗,看我怎么收拾你们!”才会有规划局副局长威胁新闻记者,到底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
在这些人身上,公共权力已经异化为维护私利的冠冕和颐指气使的权杖。“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的承诺何存?“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誓言安在?
我们党已经成立88年,在全国执政60年,拥有7000多万党员,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打造一支经得起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验的队伍,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公仆意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需要全体人民常予监督、勤加鞭策,需要全党上下高度警醒、共相砥砺。
从这层意义上讲,郑州这场由“替谁说话”卷起的舆论风波,倒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它再次敲响“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的警钟,树起一面“正干部品行、察民心得失”的镜鉴,值得党员干部警思。(杨 健)
来源:新华网
而此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宣传部部长强建周,也因为一句“要占领天涯(网络论坛)”而轰动全国。其后,强建周在接受另一家媒体的采访时,承认自己“不谨慎”、“言多必有失”,同时解释了当时的情况:他接受记者采访半个小时,但公之于众的录音只有几分钟;他曾经向记者表示过“刚才的言行有不合适之处,还请海涵,愿意真诚地向她道歉”,但这些并不为人所知。
类似逯军、强建周这样,因为“极端语录”而进入舆论风暴中心的新闻人物并不鲜见,其间以官员和强势人物居多。应该看到,极端语录的流行与一段时间的社会情绪、社会氛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贫富差距下的公平焦虑、权力傲慢中的公正缺失,以及个别官员的跋扈与失德,都会让不合时宜的发言备受关注。但从新闻传播的专业角度看,热衷于传播极端语录,并不是媒体的最佳选择。
首先,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极端语录虽然可以被理解为事实的一部分,却不是事实的全部。尽管一些极端语录可以点中社会神经,但往往只是一些重要社会问题和事实的点滴和皮毛。有些极端语录可以带来一时的热闹,却在吸引眼球的同时,转移了公众视线。公众和舆论可能只是记住了极端语录,由此“追杀”发言者,并激情追问其背后的社会土壤和社会现实,却忽略了对新闻事实的严肃讨论,和解决这一事实所代表的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
比如,逯军是郑州市规划局主管信访的副局长,对于记者采访的划拨经济适用房的土地建别墅事件本身,可能并非直接责任人;而强建周也只是宣传部部长,对办理学生银行卡事件,也不是直接责任人。但极端语录一出,热闹一时的网络舆论更关心他们是否应该道歉,是否应该辞职,是否应该受到严厉的行政追究,而社会本应关注的建别墅、办银行卡等事件反而退居其次了。
同时,极端语录往往是记者遭遇和见闻的一部分,从新闻专业的角度而言,属于记者采访手记所能涵盖的内容。真正严肃的媒体和职业记者,一般会倡导将事实报道与采访手记分离,采访手记可能会相对主观一些,甚至有时难免断章取义。要知道,叙述新闻事件、追寻新闻真相的过程是艰难、枯燥的,远不是抓住几句不恰当的话那般简单。
中国的新闻行业中,在一线从事采编工作的记者,数以十万计。如果,每天数十万记者都忙着收集极端语录,会影响对事实的搜集、整理、叙述和传播,这有悖于社会对记者职业的期待。而“不当之语”的广为传播,也让很多人恐惧于和记者打交道,难以相信媒体的负责精神,也难以形成心平气和讨论问题的舆论环境。一个对记者不信任、恐惧于一两句不当语言变成极端语录的社会,无助于理性精神的培育和发展进步。
有人会说,在一些媒体忽视自身社会责任的现实情况下,抓住这些极端语录的媒体和记者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能抓住“问题”,本身就是对社会作出贡献,不能求全责备。应该鼓励和赞赏他们的作为,进而为权力受到监督和社会良性发展尽媒体应有的职责。正因为媒体承担着“社会公器”之责,所以更有责任挖掘事实本身的真相,而不是在对方说的一两句不恰当的话上大做文章。只有心平气和地叙述事实,才可能真正引导舆论,讨论问题,达成共识,寻求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
同时,也应该看到,转型时期的社会各界也应该逐渐学会和新闻记者打交道。不能见到摄像镜头、录音设备就恼羞成怒,要学会面对媒体,正面回应公众质疑,坦诚接受舆论监督。在互联网舆论推动下,新闻传播走向开放、透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学会和媒体打交道,应该成为政府部门和官员的必修课。(刘畅)
来源:新华网
即便是开玩笑,这句话也有足够的政治分量,更别说是接受记者采访时讲的。而当网民们把这句话称作是“大实话”时,它的内涵可能就更加丰富了。
千万不要讲这位局长是因为文化不高、水平太差、政策水平不强才说出这样的话的。如果这样,也太小看他了。他以这样的口气、这种荒唐的问题来责问记者,脱口而出,显然是缘于习惯,一种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网民之所以把这位局长大人的话称作是“大实话”,就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一些领导干部,他们总习惯于以这种方式、口气、作风对待群众,对待工作,对待党的事业。其实,如果郑州市有关部门有一点责任意识、群众意识、法制意识,经济适用房的建设用地上怎么能“长”出别墅和楼中楼来呢?
也许,我们不必太纠缠于这句带有明显政治错误的问话,毕竟,在各级领导干部当中,能够说出这种没有党性原则话的,也是极个别。但是,通过这句话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却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如果不是习惯于滥用权力、糊弄百姓,一些领导干部就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权力可以被某些人滥用到违背宪法和党章、将党群关系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地步,这样的权力,就不仅仅是可以导致腐败、以权谋私等问题,而是有可能动摇党的执政根基。
现在,正是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期,这位副局长的话对我们无疑是一个警醒。从党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强调群众观念、群众基础,就明确党和群众的关系是鱼水关系。但是,从这位副局长的言语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来看,党和群众的鱼水关系在个别地方、某些人身上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不仅没有建立,某些情况下甚至变成了“水鱼关系”——群众只有依附在某些领导干部的身上才能“成活”。否则,怎么可能出现“替谁说话”的问题呢?
这也进一步提醒我们,在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如果不对行政权力加以监督和约束,不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加强教育,对其行为加以规范和修正,必将严重损害党和群众的关系、影响党和群众的感情,并最终动摇党的执政之基,危害党和人民的事业。(谭浩俊)
来源:新华网